手,和竭力聚睁着的那一双双干涩浑浊昏花滴泪的老眼里,放射出慈祥温顺又坚韧如大象眼睛般的光彩,低头精心专注地做着手中的祭品,神情是那样的慈爱、坚毅和执着。我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,一时间心中涌出一种想扑上去拥抱他们的强烈冲动。我泪眼模糊中,觉得这些老人仿佛是一尊一尊巨大的有体温有肉感,高鼻大嘴银须飘然的古铜色雕像。
一九六五年腊月,巨石村杨氏族人由我父亲率领去杨家寨请回了杨氏宗谱供奉。
大年初一,巨石村杨家祠堂,装饰一新,洁白肃穆的北墙上,悬挂着用白绫子精制的杨氏家谱。宗谱前长长的暗紫色的供桌上,摆放着老人们精雕细刻的丰盛华美的贡品。高大的锡器烛台中,两支碗口粗的大蜡,烛光闪耀。蜡台的两边是两只插满松柏冬青和翠竹的巨大瓷瓶。庄重典雅的铜香炉燃烧着筷子般粗的供香,烟雾缭绕,香味浓烈。屋里挤满了人,院子里也远近黑压压一片。父亲站在最前头,我看他先点燃了三支供香,无比恭敬地双手执香作揖,插进香炉,然后站起身,高声喊道:“跪拜祖先。”三揖三叩头。几百号人,老老少少,在父亲的带领下,举止恭敬,整齐划一,甚是隆重严肃。我也站在祭祖的人群中,怀着复杂和矛盾的心情,忐忑地跟着众人一道做着祭祀大礼的动作。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么多人一起祭拜宗谱的活动,也是唯一的一次见到杨氏家族这巨大神圣的族谱。
如果这宗谱能够保留下来,则可追祖溯源寻宗求根。看到我杨氏家族自粤始到牟平,自万历四年至杨家寨,又从清代一支搬至巨石村,至今四百余年的历史变迁。
族谱从一九六六年一月请至巨石村,供奉在杨家祠堂后,十年内乱又在祠堂中被人一条一条一缕一缕撕碎擦拭了机器,又一点点一团团焚烧殆尽。
世间的事情总不是绝对的,天无绝人之路。
人还是要多读几句书,读了书,知道了历史,明辨了古今的事理,就可能有先觉和预见。
父亲在一九六六年春节率人祭祖后,回家神色凝重,站在地上,沉思良久。突然对我说:“你找一个结实一点的新本子给我。”我不明白他要做什么,还是顺从地找了一个新的硬皮本给他。他拿了本子仔细端详了一会说:“你有事就去做自己的事吧。”我就走出门去。
中午回家,我看到那本子放在桌上,扉页上用毛笔工整的写着“杨氏本支谱书”。翻开看,里面则是抄写了我家供桌上所有祖先的名字和生卒日期及简历,至我已是二十二代了。我想当时如果有条件,父亲很可能
(本章节未完结,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)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》》